详述油脂脱蜡工艺的原理和意义
通常所说油脂脱蜡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意义: ※ 一是将包括米糠油、葵花籽油、玉米油、红花籽油、小麦胚油等含有高熔点的蜡除去,这些蜡本质上是C 20 -C 28 **脂肪酸与C 22 -C 30 **脂肪醇组成蜡脂。 ※ 二是将油脂在贮藏中产生浑浊的所有固体成分除去,这些固体成分中,既含有蜡的成分,也有油的聚合物、饱和三甘油酯等成分。 严格说, 前者应称 为脱蜡, 后者应称 为冬化,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二者不应混同。 蜡多存在植物油料种皮和胚芽中,不同植物油及不同加工方法,其蜡的含量各有不同。米糠油中蜡含量约为3%-9%,玉米油为0.05%,葵花籽油为0.01%-0.35%,菜籽油为0.0016%。葵花籽中蜡大部分含在壳皮中,不经脱壳制取毛油,含蜡量为0.02%-0.35%,而经脱壳后制取毛油中蜡含量则为0.011%-0.015%。 通常如葵花籽油、红花油、玉米油、菜籽油等含蜡量较少时,一般将油冷却**7-14℃左右静止放置,再将析出的结晶用压滤机进行过滤,在过滤蜡时,油脂中常常存有微量黏性物质、油溶性胶质、皂脚组分等附着在蜡的结晶上,这些物质往往会引起滤布堵塞,给过滤操作带来明显困难。 脱蜡成功与否,怎样过滤使其结晶易于析出,如何提高过滤效率,关系到所有过滤操作的难易程度。为了减少这类杂质和无结晶物质的析出,尽量避免过滤操作困难,作为需进行脱蜡的油,通常不是毛油,**好是经脱酸、脱色后半精炼油。对于不同杂质、水分、脂肪酸含量、蜡含量的脱蜡对象油,可选择不同的脱蜡工艺,以确保**终产品油的质量。
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