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中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集研发,制造,售后为一体的粮油机械实体厂商;从方案设计------实地安装-----员工培训-----售后服务,一站式服务.

山茶油简介,山茶油的分类,历史,前景,功效与作用

2021-9-20 23:41:29

山茶油(又名野山茶油、茶籽油、山茶籽油)提取自油茶树的种子。山茶油的生产过程可分为:脱壳、干燥、粉碎、压榨、过滤,整个过程为物理方法,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。茶油不含芥酸、胆固醇、黄曲霉毒素等添加剂。经测试: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%,油酸80-83%,亚油酸7-13%,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、B、D、E等。 ,尤其是它的产品。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,但不能合成。据科学鉴定,山茶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于橄榄油。

山茶油的历史

山茶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。我国是世界上山茶植物分布最广、面积最大的国家,除东南亚、日本等国的茶油生产基地外,分布极少。油茶产区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湘南、江西。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据公元前三世纪的《山海经》序言:“元木,南油食”。这里所说的“员材”是油茶,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开始从油茶果实中提炼油供食用。历史上,山茶油曾是“皇帝御膳”所用的油。据史料记载,以小米面为原料,配以杏仁、花生、海带丝、豆腐块、调味品、茶油等。这是皇宫的饮食。足见享受茶油是身份的象征。油茶,早在公元前100年的汉武帝就开始种植油茶。除日本及东南亚少数国家零星分布外,仅我国有大规模栽培。野生山茶油,因其资源稀有,对人体健康有特殊功效,历来被指定为贡品。野生山茶油在我国是世界上较多的。野生山茶油是大自然赐予我国的瑰宝。我国的山茶油已经消费了 3000 多年。明代药师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茶油的食疗功效:“茶籽,苦寒,香毒,平喘止咳,祛痰除垢。”其他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。 《补纲》记载“茶油能治痔疮,利湿解热”,《农家食记》记载“茶油烹制佳肴,适合日常使用。油最清淡,所以一切疾病不应该被避免。”

相传元末,朱元璋被陈友良的军队追赶到建昌(今江西)的油茶林。正在采摘油茶的老农们见状,是急不可待的。朱元璋深深称老农民是救命的“老表”。

老表看到朱元璋浑身都是伤口。用茶油帮助他涂抹。没过几天,朱元璋觉得自己的伤口愈合了,红肿也消失了,于是高兴地称这种山茶果为“上天赐予人间的神果”。后来,他在老表家休养一段时间,便秘又好转,才知道是因为天天吃茶油。自那以后。朱元璋与山茶油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一统天下后,朱元璋封江西茶油为“御膳油”。因为明代皇帝对茶油的偏爱和重视。各大天才对茶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神医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茶油性寒,凉血止血,清热解毒。主治肝血失血,驱虫。益肠胃,明目”又“茶籽。苦毒,主治气喘咳嗽,祛病除病。”后来江西各地都将茶油作为上品进贡朝廷,皇帝欣喜若狂,封为“御膳汤长寿茶”!

山茶油的储存方式

山茶油宜存放于阴凉干燥避光处,最佳温度为10-25℃。低温下会出现乳白色絮状结晶。这是正常现象,不影响消费。外界温度高时自然会消失(注:精制山茶油冷冻处理后不会有此现象)。由于山茶油含有大量抗氧化剂,常温下的保质期可达两年,比普通食用油长得多。

山茶油的分类

可以从 山茶油果实中获得各种等级的山茶油。山茶油的所有外包装必须按照2003年5月制定、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标准,并注明等级。 

1.特级初榨山茶油,油酸度低于1%

2.精炼山茶油 是由机压山茶油经除杂、脱酸、脱水、脱色、脱臭、冷冻脱脂加工而成。

3.特级山茶油,医用注射级 是将采自原始森林深山的山茶果实压榨而成。根据医药生产工艺标准,经过物理提纯,得到最纯净(无色、无味、无烟、接近零)酸值(过氧化值为零)的油,专用于医用注射油和化妆品油。

山茶油的前景

山茶油是一种全新的油。在山茶油的主产区,如福建、安徽大别山、江西、河南、浙江、湖南等,消费者认知度较高。在深圳、北京、广州等产区市场,消费者的认知陌生感更强,但这些市场正是山茶油的潜在消费区域。山茶油主要集中在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区的大别山山区和丘陵。什么都不晚。茶油市场前景。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在湖南、河南、江西、广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湖北、贵州、安徽、云南14个省(区、市)的642个县(市、市) 、重庆、四川、陕西。区域)。其中,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(市、区)有142个,种植面积在5万-10万亩的县(市、区)有97个,种植面积在10万亩的县(市、区)有97个。 10000-50000亩。种植面积不足万亩的有142个(市、区)、261个县(市、区)。

油茶生产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。它对促进山区综合开发、保护粮食耕地、维护国家粮食和石油安全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、改善人民健康、加快国家土地绿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 .根据2009年国务院《**油茶产业发展规划》,2009年油茶油产量约26.65万吨,产值约110亿元。从山茶油系列来看,以江西、广西、湖南、河南、浙江五省为主。同时,提出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富民强国的支柱产业。 “十二五”期间,14个油茶大省将建设油茶林基地3250万亩。到2020年,我国油茶林基地预计达到7000万亩。茶油产量突破250万吨,人均茶油消费量2公斤。

山茶油的生产工艺

(1) 油茶种子采集与贮藏:油茶种子主要由农民采集或购自油茶基地。油茶种子需经验收、计量、干燥、冷却后贮藏。储存温度通常为0°C至30°C。 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,促进油茶种子后熟。

(2)预处理:贮藏于库房的油茶种子经干燥后,经选种、清洗分级、剥皮分离、磁选除铁等工序去除。预处理的山茶种子脱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油茶壳。脱壳后,核与壳分离。

(3)榨油机冷压:采用专用冷压机,压榨温度在70℃~80℃左右,避免茶籽油因高温而发黑和有效成分流失。

(4)油渣分离:原油一般含有8%~10%的渣油。油渣进入精炼车间前应迅速分离。油渣的及时分离将直接影响原油的酸价和颜色。时间越长,酸值越高,颜色越深。

由于茶籽油粘度高,含有大量胶体,油渣分离困难。常用的方法是板框过滤。虽然板框过滤工人的劳动强度比较高,但过滤出来的毛油渣含量低,一般在0.1%以下,而滗析器过滤出来的毛油渣含量在3%左右。刮刀用于在过滤前分离油渣,以减少原油中的大部分残留物含量。过滤温度不宜过高,一般为60℃~70℃,压力不宜过高,一般小于0.3Mpa,否则会影响油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