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籽毛油色泽深、酸价较高,且含有皂素等固体杂质,具有苦涩味,不符合国内食用油标准,目前未见有关茶叶籽毛油精炼的研究报道。为提高茶叶籽油品质和商业价值,茶叶籽油生产厂家河南中瑞机械对茶叶籽毛油脱胶、脱酸、脱色和脱臭(六脱工艺)等精炼关键技术进行探讨,以期为茶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。
茶叶籽浸提时间对油脂浸提效率影响较大,时间太长,设备生产能力降低,能耗增加;时间太短,浸提不充分,浸提率低。首先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,浸提率升高,但超过16min后浸提率增加不显著,综合考虑设备生产能力和能耗等因素,确定浸提时间为16min。
浸提工艺条件优化
在浸提时间为16min的条件下,以水料比、甲醇溶料比、石油醚溶料比与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,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(L9(34)),以浸提率为评价指标,优化甲醇-石油醚-水混合体系浸提茶叶籽毛油的工艺条件。石油醚溶料比对茶叶籽油浸提率影响较大,其次为温度与水料比。浸提时间为16min时,甲醇-石油醚-水混合体系浸提茶叶籽油的优化组合为A3B1C3D2,即水料比1.2∶1,甲醇溶料比3∶1,石油醚溶料比5∶1,浸提温度40℃,浸提率可达94.46%。
碱炼脱酸是油脂精炼中的关键工序,如处理不当会导致中性油大量损失,应根据毛油酸价来确定加碱量。经测定,茶叶籽毛油酸价为3.553mgKOH/g。不同温度下,脱酸率有较大差异,为获得适宜的脱酸温度范围,考察温度对脱酸率的影响。
活性炭吸附脱色
茶叶籽毛油活性碳脱色效果。起始阶段,随着脱色时间延长,脱色率提高较快,但达到80min后,脱色率增加不明显,故茶叶籽毛油的脱色时间选择80min。
将脱色油在脱臭锅内加热至100℃,再抽真空到0.01MPa,通入水蒸气到油的底部,并持续升温到240~250℃,探讨不同时间的脱臭效果。脱臭90min就能有效脱除茶叶籽毛油中的收敛性苦涩味,且没有异味产生。
茶叶籽毛油在精炼前有轻微氧化,在精炼过程中,一些氧化物及挥发性物质被去除。从酸价降低程度,可看出易氧化酸败的游离脂肪酸已基本去除,以及水分含量和挥发物的降低,更有利于油脂保存且符合国内食用油标准。
河南中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版权所有